Comments by tigerslinyuan
All comments ranked by humor rating
Auto Review Result:
代码审查报告(附赠灵魂暴击)
哦,天呐!让我看看这是什么——一份来自“天才程序员”之手的代码杰作?还是说这是一场精心策划的软件工程灾难模拟演练?不管怎样,我有幸成为这场史诗级表演的第一位观众。那就让我们带着微笑(和一点想砸键盘的冲动)来欣赏这份……嗯,“艺术作品”。
🎭 问题描述和优化建议(如果有)
1. README.md
:从崩溃到勉强能跑
README.md- x = 1/0 + x = 1/9
点评:
哇哦!你成功地把一个必然崩溃的程序改成了一个不会立刻死掉但依然毫无意义的程序!
原来你的测试目标不是验证功能,而是测试 GitLab 是否支持除以零错误?现在终于升级到了除以九——真是性能飞跃啊!
✅ 建议:下次干脆写
,至少还能假装在算圆周率。x = 3.14
2. Application.java
:Spring Boot 入口类
Application.java@SpringBootApplication public class Application { ... }
点评:
终于出现了一个完全正确、无可挑剔、甚至可以说有点无聊正常的文件了!
等等……这是复制粘贴的吧?别告诉我你自己写的?那你之前那些代码是怎么忍心下手的?
✅ 建议:继续保持这个水平,或者干脆把整个项目都替换成这一行注解,至少系统不会崩得太难看。
3. UserController.java
:后端开发反模式百科全书
UserController.java🔴 硬编码 + 魔法数字 + 没有输入验证
if (id.length() > 100) { result.put("error", "id too long"); }
点评:
所以你说 ID 超过 100 就太长?那如果用户叫“张三丰祖师爷第九代传人兼宇宙无敌超级管理员”呢?直接拒之门外是吧?用户体验满分,防御性编程负分。
而且,为什么是 100?是因为你在键盘上随便敲了个数字然后觉得“看起来挺顺眼”吗?
✅ 建议:把这个常量命名为
,至少诚实一点。MY_FEELING_TODAY_MAX_LENGTH
🔴 字符串拼接 & 注入风险?
String userInfo = userService.getUserInfo(id);
虽然这里没直接拼 SQL,但谁知道
getUserInfo"SELECT * FROM users WHERE id = '" + id + "'"✅ 建议:去读一下《如何用一行代码让公司登上新闻头条》这本书的第一章:“SQL 注入入门”。
🔴 变量命名 a, b, c —— 再见可读性
String a = userInfo; String b = "success"; String c = "200";
点评:
恭喜你发明了 Java 版本的汇编语言!下一步是不是打算用单字母命名所有变量,然后声称这是“极简主义编程范式”?
✅ 建议:把这些变量重命名为
,x,y,这样至少符合数学传统。z
🔴 重复代码地狱
每个方法都在重复校验 name/email 是否为空,连 error message 都一模一样。
难道 DRY(Don't Repeat Yourself)原则在你眼里只是“Don’t Really Yield”?
✅ 建议:提取成私有方法,或者干脆外包给实习生写个工具类,反正他已经快被这段代码逼疯了。
🔴 分页逻辑:Integer.parseInt(page)
pageNum = Integer.parseInt(page);
点评:
很好,只要前端传个
"abc"NumberFormatException用户体验:像坐火箭一样飞向 500 Internal Server Error。
✅ 建议:加个 try-catch 吧,不然运维半夜会提刀上门。
4. UserService.java
:内存数据库艺术家
UserService.java🔴 静态 Map 存储用户数据
private static Map<String, Map<String, String>> users = new HashMap<>();
点评:
哇!我们不用数据库了!我们用的是基于 JVM 内存的瞬时存储系统!重启即清空!分布式部署即丢数据!多节点部署即数据不一致!
这哪是微服务,这是“微记忆”服务——记不住任何东西。
✅ 建议:把它包装成 SaaS 产品,名字就叫 VolatiCloud™ - 数据随风而逝
🔴 不检查 null 的 getUserInfo
return user.get("name") + "," + user.get("email");
如果
userNullPointerException✅ 建议:在文档里注明:“本 API 的主要功能是触发异常,次要功能才是返回用户信息。”
🔴 getAllUsers:低效遍历 + 多次循环
for (String key : users.keySet()) { allUsers.add(users.get(key)); }
你不仅遍历了一次 map,还在
getUserStatistics()如果你有 1000 个用户,你就遍历了 3000 次。如果是 10 万个用户?欢迎来到卡顿星!
✅ 建议:买台跑步机放在工位旁边,每次请求自动启动,匹配程序运行速度。
🔴 delete & update:删前不查,改前不问
users.remove(id); // 删除不存在的用户?没问题!静默失败最安全!
点评:
就像小偷偷完东西还给你留张纸条:“谢谢光临,下次再来”。
删除失败也不告诉你,创建成功也不确认,整个系统就像薛定谔的应用——你永远不知道它到底工作了没有。
✅ 建议:加个日志
,保持神秘感。"User operation completed (maybe)"
🔴 注释掉的代码 + 未使用字段
// public void oldMethod() { ... } private String unusedField = "test";
点评:
保留注释代码是为了纪念过去的自己?还是提醒未来的维护者:“这里曾经有人试图拯救这个项目”?
✅ 建议:把这些注释提交到博物馆,标题为《现代软件腐烂实录》。
📊 评分明细(总分100)
| 评分项 | 分数 | 评语 |
|---|---|---|
| 功能实现的正确性与健壮性(40分) | 8分 | 能跑,但只要风吹草动就崩。除以零改成除以九算是重大进步。 |
| 安全性与潜在风险(30分) | 2分 | SQL注入风险、NPE泛滥、输入无验证、硬编码满天飞——黑客看了都想给你发感谢信。 |
| 是否符合最佳实践(20分) | 3分 | DRY?SOLID?命名规范?不存在的。这是对最佳实践的全面否定。 |
| 性能与资源利用效率(5分) | 1分 | 多次遍历、静态存储、新建列表……内存和CPU表示很累。 |
| Commits信息的清晰性与准确性(5分) | 1分 | |
总分:15分
💀 总结:
如果这份代码是一个人,它会在面试时说:“我没有经验,但我学习能力强。”
如果这是一个 bug,它会被称为“设计特性”。
如果这是一个项目,它应该被放进教科书,章节名为:《如何在一小时内摧毁一个系统的尊严》。
请立即停止任何进一步开发行为,先去重修《Java 编程思想》第一章“什么是对象”,然后再考虑接触生产环境。
否则,下次审查的时候,我们可能就得讨论“如何向 CEO 解释服务器为什么每天凌晨三点自动重启”了。
P.S. 你那个
test:1/9Auto Review Result:
🎉 代码审查报告:一场史诗级的“艺术创作”回顾展
哦,天哪,亲爱的同事,我刚刚读完你的代码提交,内心久久不能平静。这不仅仅是一次代码变更,这简直是一场现代软件工程行为艺术展的开幕演出!👏👏👏 我几乎能听见贝多芬《命运交响曲》在耳边响起——毕竟,谁能在一行
1/01/9让我们来细细品味这场技术盛宴吧。
🔍 问题描述和优化建议(如果有)
1. README.md 的“数学突破”
- x = 1/0 + x = 1/9
哇哦!你成功避免了除以零的宇宙坍缩风险,改用一个更“温和”的
1/9但等等……这是 Python?Java?还是 README 里混进了伪代码?你是在测试 AI 审查员的忍耐力吗?
✅ 建议:下次不如直接写
,至少还能引用《银河系漫游指南》的文化梗。x = 42
2. UserService:内存数据库界的毕加索
你用一个静态
HashMapcounter++而且你还贴心地:
- 不检查 null 输入;
- 不验证邮箱格式;
- 直接 就敢返回,仿佛全世界的 Map 都不会抛
.get("name");NullPointerException - 分页逻辑像是从 2003 年穿越回来的 JSP 教程里抄的。
✅ 建议:干脆把整个服务部署在软盘上,这样至少崩溃得慢一点。
3. UserController:重复代码的交响乐
你在五个接口里写了六遍几乎相同的验证逻辑,堪称 DRY(Don’t Repeat Yourself)原则的反面教材典范。
还有那几个变量命名:
String a = userInfo; String b = "success"; String c = "200";
简直是编程界的抽象表现主义杰作。如果 Picasso 写 Java,他大概也会这么干。
✅ 建议:把这些变量重命名为
,x,y,然后声称你在实现三维编程模型。z
4. 硬编码 vs 魔法数字:爱恨情仇连续剧
你在
MAX_PAGE_SIZE = 100604800000另外,
getAllUsers()✅ 建议:把所有魔法数字都换成
这种表达式,至少看起来像经过深思熟虑。Math.sin(π/2)
5. DTO、Exception Handler:唯一像人写的部分
好吧,我承认,
ApiResponse<T>GlobalExceptionHandlerUserDTO是不是 copy-paste 自某篇 Spring Boot 教程?😏
但问题是:这些优雅的结构被塞进了一个装满
HashMap<String, Map<String, String>>✅ 建议:要么全做好,要么就别做。你现在是给泰坦尼克号装了个头等舱咖啡机。
6. 提交历史:精神分裂患者的日记
看看这个 commit 记录:
test:1/0; Update README.md; Merge ...; test:1/9; test:1/9; test: project init; test: project update
兄弟,你是用掷骰子决定 commit message 的吗?
test:1/9✅ 建议:以后提交信息统一写成 “fix everything”,反正也没人在乎到底改了啥。
📊 评分明细
| 评分项 | 分数 | 点评 |
|---|---|---|
| 功能实现的正确性与健壮性(40分) | 15/40 | 能跑,但崩起来像烟花。缺少输入校验、异常处理、边界检查,Service 层随时准备 |
| 安全性与潜在风险(30分) | 5/30 | |
| 是否符合最佳实践(20分) | 6/20 | DTO 和异常处理尚可,但 Controller 充满重复代码,命名如谜语人,Service 方法职责爆炸。 |
| 性能与资源利用效率(5分) | 1/5 | 每次 getAllUsers() 都复制一遍 List,双重循环统计,内存和 CPU 都在哭泣。 |
| Commits信息的清晰性与准确性(5分) | 1/5 | |
💯 总分:28分
🎵 掌声响起,灯光渐暗,帷幕落下 —— 本场表演结束。观众们流下了复杂的眼泪,既有对代码的同情,也有对自己职业生涯的怀疑。
🏆 特别奖项颁发:
- “最勇敢重构奖”:把 改成
1/0,拯救了整个宇宙。1/9 - “最佳背诵教程奖”:DTO 和 Exception Handler 明显来自某 Spring Boot 博客。
- “最具潜力返祖编程奖”:用 当数据库,致敬远古时代。
HashMap
最终建议:
请立即停止编写代码,转而从事以下职业之一:
- 抽象画家
- 密码学家(因为你命名的变量谁都看不懂)
- 或者干脆去写诗 —— 至少不会让生产环境崩溃
否则,下一次 Code Review,我们可能就得为你举行一场数字追悼会了。
🪦 RIP, my friend. Your code lived fast and died young.
总分:28分
Auto Review Result:
代码审查报告:一场史诗级的“重构奇迹”
哦,天哪!我刚刚看完这位天才程序员的提交,内心久久不能平静。这不仅仅是一次代码变更——不,这是一场文艺复兴级别的软件工程觉醒,一部用Java写成的《荷马史诗》,一曲在Spring Boot大地上回荡的交响乐。
让我们带着敬畏与讽刺的心情,来欣赏这场“从
1/0📄 问题描述和优化建议(如果有的话)
1. README.md:文档即艺术
“一个用于测试代码审查工具的Spring Boot REST API项目。”
哇哦!这个README简直可以放进博物馆了。它不仅详细列出了项目结构、API接口、运行方式,甚至还贴心地告诉我们:
- ✅ 架构设计完美
- ✅ 命名规范
- ✅ 异常处理完善
- ✅ 线程安全
- ✅ 性能优化
- ✅ 日志记录
等等……你是怎么知道这些的?是靠意念沟通Spring容器吗?因为据我所知,这份代码压根没连数据库,所有数据存在内存里,重启就清零——但你却宣称有“高效的分页实现”?
难道
ConcurrentHashMap.values().stream()建议:下次写 README 的时候,不妨加一句:“本系统支持量子并发,在平行宇宙中已通过 JMeter 百万级压测。”
2. Application.java:Hello World 的王者归来
@SpringBootApplication public class Application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pringApplication.run(Application.class, args); } }
啊!多么简洁!多么优雅!多么……标准模板复制粘贴!
你知道吗?如果你把这行
runlaunchRocket()3. AppConstants.java:魔法数字终结者
终于有人把
7 * 24 * 60 * 60 * 1000不过,亲爱的同事,你有没有想过把这个值命名为
WEEK_IN_MILLISRECENT_USER_TIME_RANGE_MS另外,
private AppConstants() { throw new UnsupportedOperationException(); }4. UserController.java:REST之神降临人间
看看这些端点:
- GET
/api/users/{id} - POST
/api/users - PUT
/api/users/{id} - DELETE
/api/users/{id}
等等……这不是 CRUD 吗?哦不,根据 README,这是“获取用户统计”、“创建用户”、“更新用户信息”等高深莫测的功能集合!
而且看那层层叠叠的注解:
@Validated @RestController @RequestMapping("/api/users") @Autowired @Pattern(regexp = "^[a-zA-Z0-9_]+$", message = "用户ID格式不正确") @Min(value = 1, message = "页码必须大于0")
简直是注解堆叠大赛冠军作品!只差再加个
@Transactional@Cacheable唯一的小遗憾:你在每个方法都手动检查
id.length() > MAX_ID_LENGTH@Size(max=100)5. ApiResponse.java:统一响应界的奥斯卡得主
@JsonInclude(JsonInclude.Include.NON_NULL) public class ApiResponse<T> { ... }
终于!我们有了统一的响应格式!不再是
{data: ..., code: 200}{success: true, result: null}但让我猜猜:前端同事现在要哭了,因为他们需要判断
code == 200ResponseCode.SUCCESS.getCode()200你们是不是忘了:HTTP 已经有状态码了?还非得再发明一遍轮子,然后涂上枚举漆?
6. UserService.java:内存数据库の幻想
最精彩的部分来了!我们的 UserService 使用:
- 存储用户
ConcurrentHashMap<String, User> - 生成 ID
AtomicLong counter - 手动排序 + 分页逻辑
所以……这是一个纯内存版的“分布式高可用用户管理系统”?没有持久化?没有事务?没有锁机制?只有
subList(start, end)“高效”的定义:先把所有数据加载进内存,再切一刀返回。
这让我想起一句话:“当你说你的系统可扩展时,请先问问自己,它能不能撑过一次部署。”
而且你还写了
countValidEmails()@name@@example.com7. GlobalExceptionHandler.java:异常捕获の哲学
你甚至为
ConstraintViolationException但问题是:你真的需要为
IllegalArgumentExceptionMethodArgumentNotValidException8. Commit History:行为艺术杰作
来看看这位艺术家的创作历程:
test:1/0 test:1/9 test:1/9 test: project init test: project update test: project update2 Update README.md Merge remote-tracking branch 'origin/test-branch' into test-branch
一开始是
test:1/0test:1/9整个过程就像一个人喝醉后打开IDE,敲了一堆代码,最后才想起来写文档说明“我做了一个世界级系统”。
建议 Git 提交信息改为:
feat: 今天梦见自己成了架构师chore: 把梦写成代码docs: 向凡人解释我的伟大
✍️ 评分明细
| 评分项 | 分数 | 理由 |
|---|---|---|
| 功能实现的正确性与健壮性(40分) | 30分 | 功能基本跑通,但全是内存操作,无持久化,边界处理虽全但缺乏真实场景验证。除零变除九,进步显著!👏 |
| 安全性与潜在风险(30分) | 15分 | 邮箱验证仅看有没有 |
| 是否符合最佳实践(20分) | 8分 | 注解堆砌、重复校验、过度设计DTO→Entity转换; |
| 性能与资源利用效率(5分) | 2分 | 每次分页都要 |
| Commits信息的清晰性与准确性(5分) | 1分 | |
🎉 总分:56分
“总分不及格,但想象力满分。”
🔚 结语:给未来的你一点温柔建议
亲爱的同事,
你不是在写代码,你是在构建理想中的世界——一个没有数据库、没有网络延迟、没有并发冲突、也没有产品经理的世界。
在这个世界里,
1/0README.md继续保持这种“先吹牛再补课”的开发风格吧,也许有一天,你会成为我们公司首位凭借 README驱动开发(RDD, Readme-Driven Development) 获得晋升的工程师!
🚀 下一步建议:
- 把 换成 Redis
ConcurrentHashMap - 把 换成 Snowflake
AtomicLong - 把 换成 MyBatis 分页插件
ArrayList<>(users.values()) - 最重要的是:把 commit message 从 改成
test:1/0fix: division by zero in test function
否则,下次审查我可能会哭着打出负分。
✅ 结论:合并请求?可以。但请先去面壁十分钟,反思为何要用 Java 实现 Excel 的功能。